歐佩克+減產計劃的市場反應
歐佩克+自2025年4月以來逐步退出減產協議,9月計劃增產54.7萬桶/日,疊加阿聯酋額外增產250萬桶/日的配額調整,供應端寬松預期顯著增強。盡管OPEC+認為當前全球經濟穩健、庫存偏低,但增產決策直接導致市場對供應過剩的預期強化,空頭情緒主導交易,成為油價下行核心推力。
美國制裁威脅的邊際效應遞減
美國雖持續施壓印度、巴西等國減少俄羅斯石油進口,并通過關稅威脅限制俄羅斯能源收入,但印度明確表示將繼續履行長期合同,巴西也反對將經貿問題政治化。市場對制裁威脅的敏感度下降,反映在地緣政治風險溢價未充分計入油價,未能對沖供應端壓力。
宏觀經濟與需求端拖累
美國經濟疲軟跡象顯現,非農就業數據低于預期,高盛等機構預測2025年四季度布倫特原油均價將跌至64美元/桶,2026年進一步降至56美元/桶。需求增長放緩預期與OPEC+增產形成共振,加劇遠期供應過剩擔憂,推動油價連續下跌。
短期博弈與長期趨勢
印度采購韌性部分抵消供應過剩壓力,使油價跌幅受限,但難以逆轉中期偏弱格局。若美國頁巖油因油價低迷減產,OPEC+可能進一步釋放剩余產能,持續壓制油價。長期來看,OPEC+與美國頁巖油的博弈將決定油價底部區間,而全球經濟增速放緩與能源轉型加速,可能推動油價長期處于低位震蕩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