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國際原油市場呈現多空因素交織的復雜局面,地緣政治博弈、經濟政策調整與供應端預期變化共同塑造油價走勢。
一、地緣政治博弈:美伊核談與歐美關稅沖突
美伊核談僵局
第五輪間接談判雖取得“有限進展”,但雙方在關鍵問題上仍存分歧。伊朗堅持解除制裁與和平核權利,而美國則試圖通過談判施壓,但未達成實質性突破。談判的長期化可能導致伊朗維持現有核政策,同時通過非正式渠道擴大石油出口,間接增加市場供應壓力。
歐美關稅沖突升級
美國威脅對歐盟加征50%關稅,直接引發美元匯率下跌。美元走弱通常利好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,推動油價短期反彈。然而,關稅沖突若持續升級,可能引發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蔓延,抑制歐美經濟需求,進而削弱原油消費前景,形成對油價的長期利空。
二、市場情緒與資金流向:陣亡將士紀念日前的交易特征
空頭回補推動油價反彈
在為期三天的美國陣亡將士紀念日長周末前,交易員傾向于回補空頭頭寸以規避假期風險。這種技術性操作導致歐美原油期貨小幅收漲,但漲幅受限于市場對需求前景的擔憂。
資金流向分化
盡管地緣政治與匯率波動引發短期波動,但市場對OPEC+增產的預期持續升溫,導致資金對油價的長期看漲信心不足。部分投資者選擇減倉或轉向黃金等避險資產,進一步限制油價漲幅。
三、供應端預期:OPEC+增產計劃與市場平衡
OPEC+增產預期升溫
機構預測,OPEC+可能在7月宣布加速增產,以填補伊朗與委內瑞拉因制裁導致的供應缺口。增產計劃若落地,將直接增加市場供應,抵消地緣政治風險溢價,抑制油價上行空間。
沙特阿美的戰略調整
面對低油價環境,沙特阿美計劃削減股息并探索資產出售,以釋放現金流。這一舉措反映傳統產油國在能源轉型壓力下的適應性調整,但也可能加劇市場對OPEC+內部團結的擔憂,削弱其通過減產穩定油價的能力。
四、需求端隱憂:全球經濟放緩與能源轉型
歐美經濟數據分化
盡管美國經濟數據表現強勁,但歐洲經濟仍面臨高通脹與能源成本上升的雙重壓力。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預期,疊加美聯儲加息周期的潛在影響,可能抑制原油消費需求,削弱油價上漲動力。
